【弘毅逐光】这份省技能大赛成绩单背后的故事更精彩 | ||||
| ||||
编者按:每一个声音都值得被听见,每一份温暖都值得被传递,每一次奔跑都值得被铭记……今年,我校主页、官微全新开设“弘毅逐光”专栏,让城院的故事在指尖流转,让师生的心声在网络回响。我们期待,通过“弘毅逐光”专栏,能够真实展现城院师生的教育实践和成长历程,弘扬教职工爱岗敬业、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,反映学生在学习、生活、社会实践等方面的点滴进步与不懈追求。这些故事,将如同一束束光芒,照亮彼此的前行之路,激励着每一位城院人不断前行,共同书写属于我们的辉煌篇章。欢迎广大师生踊跃投稿,让我们一起讲好城院故事,传播校园正能量,在“弘毅逐光”的旅途中,遇见更好的自己,遇见城院更加灿烂的明天! 在2025年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,我校师生团队成绩亮眼,共斩获学生组一等奖2项、二等奖6项、三等奖9项,教师组一等奖2项、二等奖1项、三等奖6项。一等奖数量创历史新高,位列全市前4,教师组位列全省前8。 这份耀眼的成绩单背后,是无数个日夜的坚守与付出——实训室里不灭的灯光,反复推敲的技术方案,团队协作的默契配合,还有指导老师们无条件的支持与陪伴。从短视频创作的帧帧雕琢,到软件开发的代码攻坚,再到环境艺术设计的空间营造,每个获奖项目都凝聚着城院人的匠心与执着。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些奖杯背后不为人知的奋斗故事! 短视频创作与运营(学生组)一等奖——致技能大赛一等奖选手们的一封信(参赛学生:刘晓奕、陈原草、刘丽、杨光宇;指导老师:谢菁、华雨辰) 短视频创作与运营(学生组)一等奖学生团队 亲爱的刘晓奕、陈原草、刘丽、 杨光宇: 见字如晤,展信舒颜。 今天是我们组队的第108天,当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的名字在颁奖台上响起的那一刻,你们从64所高职参赛院校、256名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,荣获2025年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(短视频创作与运营)赛项一等奖、江苏省第二名的好成绩。这封书信,是我们指导老师们对你们从课堂到赛场的蜕变、从反复打磨细节到执着攻克瓶颈的致敬。 亲爱的晓奕同学,自组队以来,你让我们看到了什么叫做“群雁高飞看头雁”,作为团队的队长,面对庞杂的运营数据,你既是指挥官又是心理师,在每日复盘、改稿的循环中,以独有的温柔与坚定托起整个团队。"轻舟已过万重山"是你给队员们最温暖的鼓励,而深夜闪烁的Excel表格则记录着你这位掌舵者的坚守。 队长刘晓奕每日早起第一件事在群里发布今日任务 刘丽同学,一路走来,我们看见了你的刻苦踏实。你从视频技术岗临时转战文案创作,用26版策划案演绎了"跨界成长"。配音间里沙哑的声线、帮助队友填写的上百行数据,都化作领奖台上最响亮的勋章。我们觉得你像野花般坚韧,向所有人证明:技能的土壤越复杂,青春绽放得越绚烂。 刘丽练习短视频配音发声 小草同学,你是团队中才思最敏捷的。当新赛制公布多了一个没有任何往期赛项可以借鉴的PPT汇报制作时,你没有犹豫地说:“老师,我来!”。活宝性格背后,是深夜查阅资料的专注;看似轻松的创意提案,实则是数十次推翻重来的结晶。你用思维之剑劈开混沌,为学弟学妹们来年的比赛树立了新赛制的标杆。 全体成员第一次尝试10分钟汇报展示 小光同学,你的处变不惊令人印象深刻。赛场上,面对与日常训练截然不同的素材挑战你仍能保持从容,甚至用幽默话语为团队注入轻松能量。深夜的剪辑台前,你仍执着于0.1秒的转场优化。更难得的是你总能融入创新思维,这种既精准把握教师指导要求,又能快速实现创意突破的创作天赋,让我们都深感欣慰。 杨光宇训练后期制作特效 领奖台的聚光灯终会熄灭,但实训室里那些蓝光映照的夜晚永远明亮:键盘敲击声与泡面香交织,面红耳赤的争论最终化为相视一笑的默契。这个冠军不仅是技术实力的认证,更是对"执着专注、精益求精"工匠精神的最佳诠释——当青春的热血遇上极致的追求,时代必将为这样的年轻人喝彩。 为你们而骄傲的指导老师:谢菁、华雨辰 写于2025年4月16日 短视频创作与运营赛场内 应用软件系统开发(教师组)一等奖(参赛老师:聂飞) 去年,我在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竞赛"应用软件系统开发"教师组比赛中铩羽而归。正当自我怀疑之际,管芳景和潘婷婷老师的鼓励让我重燃斗志:"一次失利不算什么,明年再战!"这份温暖的支持成为我前行的动力。 在2025年省赛备赛期间,工业互联网学院和团队是我最坚实的后盾。学院给予了我全方位的支持,不仅配备了最先进的技术设备,同事们主动分担了我的部分教学任务,让我能全身心投入备赛工作。更让我感动的是,我们的团队成员常常陪我到深夜,一起攻克技术难题。这些支持让我明白,我从来不是一个人在战斗。 聂飞老师与团队一起积极备赛 随着备赛的深入,我的理念悄然升华。作为教师,我逐渐领悟到,参赛的真谛不仅在于获奖,更在于将赛场经验转化为教学资源,反哺教学。这种认知的转变让我卸下了心理包袱——在决赛关键时刻,面对漏做题和时间压力,我想起平日的谆谆教诲:"技术工作容不得半点马虎",最终在倒计时结束前完成所有题目并成功提交。这次经历不仅是一次技术考验,更是对我教育初心的最好诠释。 环境艺术设计(教师组)一等奖(参赛老师:刘洁莹) 2025年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已落下帷幕,偶尔瞥见备赛时留下的一张张图纸,还是会觉得感慨万分。 实训楼3号楼见证了无数个奋斗的日夜。田新苗老师递来的那把工作室钥匙,开启了我们并肩作战的征程。工作台上,模型材料与图纸草稿层层叠叠,融冰的咖啡杯记录着每一个挑灯夜战的时刻。清晨的微光里,总能透过虚掩的门缝看见其他团队专注的身影。无需多言的默契,一句简单的问候,一个会心的眼神,都成为支撑彼此前行的力量。 刘洁莹老师与团队一起积极备赛 备赛的艰辛远超预期。方案反复修改,设计图上的瑕疵令人焦虑,模拟演练频频超时,自我怀疑如影随形。记得那个辗转难眠的夜晚,贾佳副院长的鼓励如及时雨般浇灌了我干涸的信心:"别怕,我们永远是你的后盾。"这句话如磐石,稳稳接住了我快要坠落的焦虑。后来,在邓学华副院长和系主任单磊老师的协调下,其他老师分担了我部分日常事务,这也化作我继续前行的勇气。 当耳边响起“一等奖第三名,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刘洁莹老师”,心中千言万语却一时难言。再回看,那困顿之途上,每一份援手、每一次突围,都如微光汇流,照亮奖杯的灯火。但我知道,这不是终点,只是起点。(文:各二级学院、韩天应;审核:陈炜、杨旸) |
上一篇 |